國內外工程管理軟件對比
近年來,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,大量工程管理軟件涌入國內,雖然國外項目管理軟件建設程度已經相對成熟,且頗具名聲,但目前國外項目管理軟件在中國的銷售可以說舉步維艱,非常難以推進,其在推廣中遇到的難題是:
1. 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欠缺,企業應用成本高。
從國外引進軟件往往成本較高,動輒幾十萬上百萬,如此巨大的成本對于一些中小企業和項目來說是難以接受的;而且由于大部分國外軟件在我國推行后,會被迅速仿冒,由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困難,許多國外項目管理軟件不愿在國內推廣。
2. 對工程管理人員的要求較高。
國外軟件歷史悠久,功能齊全,同樣的過于完善的軟件功能,對操作人員的管理經驗和計算機操作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,相應的加重了企業的人力資源和培訓成本。
3. 動態控制功能的不足。
國外軟件是根據國外工程施工特點研發,各項控制嚴格按照國際施工標準來制定,更適合一些均速施工的項目,這與國內施工特點并不契合。
4. 對中國項目管理水土不服。
由于國外的工程建設模式與國內有所不同,因此在管理內容上不可避免會有不相適應之處。這也會是國內眾多軟件開發商開發自己的項目管理軟件的直接原因:
相比之下,國內的項目管理軟件就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。相對于國外項目管理軟件,國內工程管理軟件在技術上開己經相對成熟,而且部分軟件的技術水平達到新的高度,令外國同行刮目相看。
而且國內項目管理系統是根據中國國情研發,能夠做到服務本土化,畢竟軟件行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是服務。
國內的軟件企業經過十多年的市場開拓,已在全國的數十萬用戶中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服務體系,深入到路橋、建筑、市政、鐵路、水利、電力、裝飾裝修、消防安裝等各個領域,國內的公司普遍能夠快速響應用戶的各種要求,并在全國范圍內提供上門培訓指導服務——這是外國公司在短期內無法做到的地域優勢。
此外,我國占有豐富的人才市場,軟件開發成本低,能夠調動不同領域的人才來應對國內建筑市場運作不規范、用戶需求差異大等困難,這是國外公司短期無法做到的。
但國內項目管理軟件也有缺點如下:
(1) 品牌與質量。國產項目管理軟件數量不少,但沒有一個企業能占據行業絕對主導地位。幾十家軟件研發單位“各占山頭”,國內市場呈現小而散、四分五裂的格局。
國內軟件的研發經常缺少實地調研和嚴格的測試環節,大多數功能以“想當然”為主,待到軟件上線后,在通過客戶的反饋進行改動和頻繁的升級,這即增加了成本和維護上的難度,還帶給用戶許多不必要的麻煩。
而且,在功能模塊上,國產軟件偏重進度計劃管理,在資源管理、費用管理方面遠遠落后與國外軟件。此外,國產軟件都無法實現網絡環境下異質數據庫的互連、少有對用戶開放二次開發的接口。
(2)規模小、開發資金不足。國內軟件企業的資金來源目前主要以企業自主投資、風險投資和政府投資三種為主。大部分企業缺乏正常的融資手段,只是依靠經營利潤的積累發展。企業規模小、缺乏“重量級”企業,研究、設計、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有限。據統計,50人以下的企業占40%左右,50-100人的企業占50%左右,100-200人的企業僅2家,200人以上的幾乎為零。
(3)缺乏統籌規劃。由于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方向引導,軟件開發只能根據客戶要求,由軟件技術人員,憑自己的理解和能力進行設計、編程,造成軟件開發選題雷同,而且多屬低水平重復開發。企業在技術、研究、開發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,力量分散,造成大量資源浪費,也延誤了發展的時機。
(4)人才流失。由于缺少合理的收人分配激勵機制,大量軟件開發人員流向高收入的電信、金融、商業領域,國內從事工程管理軟件開發的人員不足千名,其中懂工程、懂計算機、懂管理的復合性高科技人才更是少之又少。